Sunday, June 28, 2020

探索甲骨文的艺术表现力

一,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具艺术特征的文字
甲骨文一直被认为神秘,难懂的文字,这是一个不该有的误解。
为什么有这个误解?
首先是甲骨文是三千年前的文字,但在汉字的发展史上,它神秘的消失了至少两千年。中国的历史文献中,就没有甲骨文的记载。直到1899年,清朝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了甲骨文,学者这才开始了对甲骨文的发掘与研究。
甲骨文只所以叫甲骨文就是因为被发现刻在龟甲和牛骨上而得名。这些刻在甲骨上甲骨文都是为了占卜用的,都是一些不成行,不成句的单字。加上开始的时候很多不认识,所以显得很神秘。即使现在大多已经认识了,但不成句的单字不规则地散布在甲骨上,这一点仍然让甲骨文高深莫测。
因为在汉字的演变与发展中的缺失,人们两千多年都没有看见过甲骨文。既没有甲骨文的文献,也没有甲骨文的书法流传于世。所以甲骨文对于中国人来说,是比外语还要陌生的文字。
一百多年来,很多中外学者在甲骨文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,但真正搞懂的甲骨文单字仍然很少。根据百度百科:
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 4500个,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“
众所周知,小篆之前文字没有统一。就说一字可以多写,比如甲骨文的鱼,我知道的就有十几种写法(其实是画法,因为甲骨文就是画)。还有齿也有十几种写法。这样的话,认出了2000个单字,很多字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,也叫异体字。所以我估计实际上可能只有几百个独立意义的甲骨文字被搞懂了。
让我们看看“车”,“齿”和“鱼”字




一字多写的情况很普遍。

但甲骨文确实最容易懂的文字,为什么?因为它就是画,说汉字是象形文字,只有甲骨文才是真正的象形字。象形就是像画,宋体字有任何画面感吗?完全没有。但甲骨文却非常明显。没有学过汉字的外国人,看不懂宋体字,但他们看得懂很多甲骨文。
比如:


从左至右:山,木,水,月,子,网。
这都是画,还有比这更好认的文字吗?我想是没有了。把这些甲骨文给外国人看,没有认不出来的。
当然有些甲骨文没有这么简单,比如会意字:由两个象形字组成的字。
比如:

从左至右:休,问,困,安,家,竞
休:左边是人,右边是木(树)。人靠在树上=
问:一个门,一个口。一个人来到门口,张开口,当然就是“问”了。
困:一个木(树)被一个有限的空间困住了,它不可能长成大树。
安:房子里有女人:可能是妈妈,可能是妻子,这个家就安定了。
竞:两个人并排站立,准备竞争。
没有象形字那么直接,但很容易理解。
从上我们看到:甲骨文非常好认,好记。

二,为什么甲骨文仍然没有广泛用于语言和书法?
甲骨文虽然很好认,但用它来写文章却比较麻烦,因为每一个字你都得画出来,虽然是很简约的抽象画,也比写宋体字要慢得多。而且甲骨文字数不多,写文章会发现很多字没有相应的甲骨文。所以用甲骨文作为交流的语言有很多困难。
因为字数少,也没有前人的甲骨文的书法作品可以借鉴,偶然有人写的甲骨文书法,都是模仿甲骨上的那种神秘排布将甲骨文零星地写在纸上,除了神秘,很难表达其他意思。
所以甲骨文一直只是专家研究的对象,一般大众对其仍然感到很神秘。
但甲骨文可以用在中文教学上,可以是中文教学更有趣味性,知识性,和系统性。这方面为在其他文章谈过,这里就不展开了。但要提一下的是,我在给美国人将甲骨文的象形和汉字的演变,曾经有人问:“为什么你们把这么象形的汉字搞得不象形了?”,很有意思,但我们中国人提不出来的问题。

另外甲骨文也可以作为中国文化课中讲解,对于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非常有帮助。尤其是外国人,不论是不是学汉语的,都对甲骨文的象形很感兴趣。瑞典的林西莉女士(Cecilia Lindqvist从小对中华文化感兴趣,在中国学习和生活很长的时间。对中华文化,尤其是汉字起源与象形非常着迷,研究汉字象形与中华文化几十年。她写的《China – Empire of Living Symbols》(英文),和《给孩子的文字王国》(中文),是两本系统介绍汉字象形及有关的中华文化的书。她是这方面的先行者。

三,甲骨文是一种语言与绘画结合的艺术
甲骨文既然是画,那就是一种艺术。甲骨文是汉字中最具艺术特性的书体,但它又具有语言特征,所以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艺术。但甲骨文的艺术表现方面,一直没有人进行探索和开发。
最近几年,为了找到一种能人外国人懂并喜爱汉字,和书法艺术,我在甲骨文的艺术表现方面做了些尝试,创作了一些这方面的作品。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几幅与大家分享,可以理解为什么甲骨文是最具艺术特点的文字?

1,  保持字体不变,通过重复单个甲骨文,达到画面感
《水到渠成》(重复的甲骨文的水字形成一条渠)



《象》(重复的甲骨文象字组成一个象的队列,我们常常在看马戏表演是看到)



22, 两个或多个甲骨文组成
《林中小鹿》(由甲骨文的林字和鹿字组成)


  
《开门见山》由甲骨文“开,门,见,山”组成)



33, 与其他字体组合
《Trick or Treat!》(由甲骨文的“门,月,鬼”和小篆的“鬼“组成)



《鲤鱼跳龙门》由甲骨文的“门,水,鱼”,小篆的“鱼”,楷书的“魚“和“鱼”组成)




结束语

汉字象形和亦字亦画在甲骨文上体现最充分,是汉字中最具艺术特征的文字,是世界上独特的将语言与绘画完美统一的艺术。但因为它神秘消失了两千多年,没有留下任何痕迹。长期以来因为缺少了解而被神秘化,更加让人别惹远之。现在是揭开甲骨文的面纱,探索和揭示它的艺术美的时候了。

甲骨文象形“天生丽质难自弃“,总有一天会惊艳世界。

美国人怎么过端午节?

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主要习俗,但美国人只知道Dragon Boat Festival (龙舟节),也不吃粽子。
美国人对龙舟赛情有独钟,每年很多地方都举办龙舟赛,不一定在端午节举办,六七八三个月都有龙舟赛,有专门的龙舟赛的举办机构,负责几个地方的龙舟赛事。因为龙舟赛日期是错开的,所以一支龙舟队一年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多次参赛,成为一种民间运动。
龙舟队参赛都要交很贵的报名费。有专门生产龙舟的厂家,有生产龙舟赛选手穿的衣服的厂家,也有生产与龙舟有关的纪念品的厂家。看龙舟赛的民众很多,很多商家在岸边制定地方租一个地方卖食品或纪念品,俨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。
美国人把龙舟赛当成一种节日来庆祝,只是他们龙舟赛的时间大部分不在端午节。
象形书法-龙舟

图二:Milwaukee 华人联合会组织举办每年一度的龙舟赛,这是赛会的logo。Milwaukee 是极少数地方龙舟赛的主办权还在地方手里,而且在华人手里。其他大部分都是商业机构包办了。

图三:参加龙舟赛的美国女子龙舟队奋力向前

图四:准备比赛的龙舟队

图五,六:观众购买我设计的龙舟寸衫,兴高采烈地试穿。



Wednesday, May 13, 2020

象形解字 (15)走之底

大篆(3000+年前)的“走之底”
上面部分是“行”字的一边,也就是双人旁。
“行”就是一个十字路口,意思有“行”,“路”,街“等。
下面是”止“,就是脚
这两个放在一起,就是“走之底”。其实不应该叫“走之底”,准确的说法是“走之底”的前身。意思就是“用脚走路”。
举一个有“走之底”的字做例子。
”进“的大篆
右边上面是一个”隹“字,小鸟的意思。因为鸟在地上只能往前走,不能向后退,所以小鸟“在路上走”就只能是“前进”,可以简称“进”。
小篆(2200多年前)小篆的“走之底”
上面的双人旁变成了三条曲线,仍然还是“路”,“街”的意思,只是不再是十字路口。其实更像“路”了。下面仍然是“止”,但它移到“路”的正下方,而不是大篆里的右下方。
小篆的“进”
右边仍然是“鸟”。现在可以理解,把“止”左移,就给了右边的“隹”字的竖伸展的空间,字显得更加舒展大方。
早起隶书(~ 2000 前)的“进”
左边上面的“路”进一步简化,曲线变成了三个长点。下面的“止”简写成短撇接长横捺,目的是把“止”的最下面一笔拉长,变成隶书的最具特色的蚕头雁尾。不如篆书象形,但突出了隶书的大气。
右边的“隹”不变。
为了写得快,书法家进一步简化,把左边的比划连接起来。
隶书的这两种“走之底”的写法一直存在,甚至到了楷书仍然有这两种写法。但宋体字(宋朝)则以后面这种作为“走之底”的标准写法。“走之底”从此定型为
“走之底”意思就是”用脚在路上走“。所以有“走之底”的字都与“走”有关,直接的或间接的。比如:迁,达,运,返,过,远,近,等。

Sunday, April 12, 2020

象形解字(14):门当户对

甲骨文的门是这样的
就是一个双扇门



甲骨文的户是这样的

就是一个单扇门


上面是老式的,下面是现在公寓里经常看到的
甲骨文的门,与户字都是门,一个双扇,一个单扇。也就是说,户的原始意思是单扇门。
稍微晚点的大篆的门与户
仍然是一个门,一个户。
户的单扇门很早就有了独立住户的意思,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的不清楚,但应该在秦朝就有了。
但为什么不用“门”来代表住户,而用“户”?我猜想是“门”是双扇门,我们常见到的是大宅子的大门,或北京四合院的大门。这都是大户人家,有钱的人家,不是寻常百姓能够修得起的。另外,就是古代宅院是显示地位的重要标志,宅门的大小,高低,门口台阶的高低都按照官员的级别有严格规定。没有做官的大商人修得起宅院,但对宅门的规格也有很多要求。不过大多数大商人都会买官来做,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。所以“门”(双扇门)代表有权,有钱的少数上层人士。而“户”(单扇门)代表千家万户(不可能有“千家万门”)的平常百姓。

中国人常说的“门当户对”就是说交友,尤其是婚配需要社会地位相当。门配门,户配户,才能保证双方社会地位相当。

小篆的户


看上去仍然像一扇门,但仔细观察,会发现一个小的变化:右上角没有封口。不知道当时是有意还是无心,但这个小的变化成了户字演变的一个转折点。

隶书的户
我们看到,上面变成了一个点,人们不可能将其与下面的门字的左边联系在一起。

楷书,宋体字沿用这个结构。
从此,不能是从字意上还是在字形上,“户”字不再有“单扇门”的影子。

Wednesday, January 29, 2020

象形解字(13)冬

甲骨文的冬


这是两个绳结。古代中国人用结绳记事,两个终端结表示一年的结束了。古人把春天作为一年的开始,冬天作为一年的结束。


金文的冬

两个结稍微高了一点。

小篆的冬


上面是绳子加一横,表示绳结。下面两个“人”字形的符号表示冰块,古人冬天去河里凿冰块运回家做冷藏食物用。冰块和凿冰都只能出现在冬季。 这比只用结绳表示冬更为准确。



隶书的冬
结绳不在清楚,下面的冰块变成了两点。原始的象形与会意消失了。